河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0月以后退休工龄42年养老金怎么算
有一朋友问,他是河北省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级别是一级调研员),工龄42年,10月以后退休,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呢?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其养老待遇计算确实变化很大的。
国家规定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是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还要进行老办法和新办法待遇比较。等到了2024年10月以后退休就完全实施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了。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新办法是完全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多,缴费一个月养老金也会能增加一些。跟过去那种跟退休前职务级别相挂钩、工龄相差5~10年养老金甚至可能没有差别,是完全不同了。
河北省的养老待遇计算新办法,是按照河北省人社厅2016年发布的49号文件决定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另外还有一部分职业年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部分是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①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这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
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缴费以后,实际平均缴费指数是每月缴费基数÷上年度社平工资求得的比值,然后所有月份缴费指数的平均值。差不多就是如果我们使用按照10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一。当然,由于河北省的平均工资并不高,但是一级调研员的待遇也不会太低,假设实际缴费指数是1.6。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是包括了实际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河北省的视同缴费指数表(依申请公开),结合本人退休时的职务级别和职务级别对应的退休生活补贴标准综合确定。从经验来讲,一级调研员的视同缴费指数差不多在1.8以上。
工龄42年多,假设2024年12月退休假设实际缴费年限是10.25年,视同缴费年限是32年(为了简单计算)。这样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等于(10.25×1.6+32×1.8)÷42.25=1.75。
②缴费年限是包括了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的时间合计,就是上面使用的42.25年。
③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河北省目前使用的是养老金计发基数。2023年是7122元,预计2024年还会有所提升。假设增长4%的话,能够增长到7400元左右。
平均缴费指数1.75,工龄42.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7400元,根据以上因素可以计算出结果,是每月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4299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待遇计算公式。
这两部分计算公式是最简单的,计算公式等于退休时养老保险或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在职的时候,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恰好是个人缴费部分。
职业年金是按照本人4%、单位8%的比例记入,最初是1.5倍。但是由于投资收益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不同,现在一般职业年金的余额差不多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的1.3~1.4倍。
一级调研员缴费基数不会太低,假设退休时的个人账户余额目前已经积累了10万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720元左右。
职业年金的余额假设按1.4倍计算,有14万元。60岁退休,差不多每月领取1000元左右的职业年金。但是,职业年金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3000元以内税率3%。也就是说,实际到手970元。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视同缴费年限来计算的。由于2014年9月以前,我们并没有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和职业年金的积累,所以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设立出一种这样的待遇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好在跟社平工资挂钩,保持增值能力很强。但是这一部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积累是不可以继承的,可以说是有优势也有劣势。
过渡性养老金河北省计算公式等于,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2014年9月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过渡性系数1.3%。
一般来说,过渡性系数是要跟当地企业的相一致的。河北、河南、山东三个地方,过渡性系数都是1.3%,差别主要在于养老金计发基数上。
视同缴费年限假设32年,视同缴费指数1.8,养老金计发基数7400元,根据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5541元。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基本养老金待遇之和是4299元+720元+5541元,结果为10,560元。
另外,还有一笔职业年金,每月能到手970元左右。
以上就是养老金计算的过程,不同情况的话,只要替换好有关的因素,就能够计算出真正的结果了,不会有差别的。
退休以后,有条件的地区还会根据以往的政策为退休职工发放一些没有纳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定的待遇,但具体全国并没有统一。早些年的精神文明奖就属于这种待遇之一。
欢迎关注暖心,与您分享更多社保财经知识。#头条创作挑战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公式
